|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文化理念必須付諸行動,必須用實踐來檢驗。行勝于言,貫徹《中建信條》重在內化于心,更在付諸于行。只有把中國建筑核心文化理念轉化為員工的行為習慣,融入具體日常工作之中,做到既“內正其心”,又“外正其容”,才真正符合中國建筑的文化要求。 中國建筑行為規范手冊《十典九章》是《中建信條》的延伸,是踐行《中建信條》的行動指南。 《十典九章》由兩部分內容組成。 “行為十典”是對管理行為和員工習慣的倡導和要求。其中,“組織行為”關注企業商業倫理,對如何營造良好組織環境、提高企業文化執行力提出明確要求;“個人行為”注重細節闡述,對中國建筑全體員工的日常行為進行重點引領和倡導;“反對行為”明確底線規范,對背離中國建筑文化倡導的行為進行高壓警示。 “禮儀九章”是中國建筑員工的禮儀規范,按照國際化公司的標準,闡述了員工在商務社交場合所應注意的禮儀及行為細節,是中國建筑員工提高職業修養、提升人際溝通技能、全面樹立個人和企業形象的禮儀遵循。 言必行,行必篤。每一位中國建筑員工都要遵照《十典九章》,經常檢驗自己的行為,以身作則,踐行規范,堅守《中建信條》,必激發出中國建筑企業文化的蓬勃活力。 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行為規范,從現在做起,從我做起!吨薪ㄐ艞l》的意義在于具體行動。每個人的行為都要體現中國建筑的核心價值,展現組織形象。 篤信而行,行必致遠。
行為十典
篤誠守信 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 ——《論語》 篤誠守信是我們契約精神和高品質履約的體現,是我們的生命線。我們把篤誠守信作為事業發展的根基,傾力營造內外部誠信的氛圍。 組織行為: 寧愿喪失利益,也不丟失信譽。 高能力履約,高品質履約。 用數據說話,用事實說話。 個人行為: 有諾必踐,不打折扣。 要求別人的,自己先做到。 講真話,敢擔當。 反對行為: 虛報瞞報。 詆毀對手。 搞小動作。 品質至上 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 ——《詩經》 品質至上,是我們品牌價值所在,不僅體現在產品及服務品質上,更體現在做人的品質上。我們孜孜不倦追求各方和諧中的最佳品質。 組織行為: 績效論功過,品質論英雄。 重過程看細節,重服務看效果。 以品質樹品牌。 個人行為: 修為高標準,做事嚴要求。 品行為先。 改善從細節著手。 反對行為: 低品質換取高速度。 以次充好。 專業敬業 功崇惟志,業廣惟勤。 ——《尚書》 專業敬業是我們做強、做大的基礎。我們依靠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引領行業發展。 組織行為: 發展有特色,競爭有優勢。 用專業贏得信賴。 做專、做精、做強。 讓職業有通道,讓事業有前景。 個人行為: 從業擔責任,供職有操守。 珍惜每一天,做實每件事。 把工作放在心上,把心放在工作上。 反對行為: 不調研就發言。 沒有一技之長。 得過且過,無所追求。 嚴守規范 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。 ——《孟子》 嚴守規范是組織穩定性和持續性的重要保障,制度規范的嚴格執行才能使組織沿著正確的軌道運行和成長。 組織行為: 制度面前沒有余地。 按規范做事,用標準衡量。 主動執行,快速執行,完整執行。 恪守商業倫理,嚴守商業機密。 個人行為: 讓標準成為習慣。 講原則,守紀律。 律己助人,維護規則。 反對行為: 有令不行,有禁不止。 游離于規則之外。 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。 持續創新 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 ——《大學》 持續創新,使我們始終充滿活力,不斷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。我們致力于營造激發組織和個人活力的創新氛圍。 組織行為: 保持創業心態。 超前五年想,提前三年做。 鼓勵創新,包容失敗。 個人行為: 欣賞身邊的好想法。 敢于挑戰權威。 每天刷新自己。 常想更好是什么。 反對行為: 槍打出頭鳥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。 保守自閉,視野狹隘。 融合高效 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 ——《孟子》 上下同欲,群體同智,是卓越團隊的主要特征,更是我們對組織高效運作的基本要求。 組織行為: 溝通出共識,信任出合力。 理解尊重,平等相待。 簡潔,實用,有效執行。 個人行為: 換位思考,以己推人。 多傾聽,多理解,多欣賞,多支持。 學別人的最好,做最好的自己。 馬上做,做出彩。 反對行為: 和稀泥。 個人英雄主義。 設置交流壁壘。 為失職找借口。 協同聯動 用眾人之力,則無不勝也。 ——《淮南子》 協同聯動,是我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。協同強調的是目標的一致,聯動強調的是利益的一致,減少內耗,創造共同價值。 組織行為: 整體利益高于一切。 競爭不詆毀、合作不傾軋。 目標共進,平臺共建,利益共享。 個人行為: 大局著眼,小處著手。 多補臺,常換位。 支持別人,成就自己。 反對行為: 占山頭、搶資源、爭眼球。 損人利己。 只考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。 清正豁達 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 ——《誡子書》 清正是我們行事的原則,豁達是我們處事的胸懷。清正豁達使我們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,讓我們走得更遠。 組織行為: 營造陽光、向上氛圍。 用人五湖四海,做事心思端正。 包容多方差異。 人格平等,機會均等。 端平一碗水,用好一把尺。 個人行為: 立己達人。 小善要為,小惡必止。 心術正,自身硬。 簡單交往,坦蕩做事。 反對行為: 做表面文章。 計較一得一失。 掩飾錯誤,諉過別人。 拼搏進取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 ——《周易》 拼搏進取是我們競爭、進取意識的集中體現。拼搏意味著不畏艱苦,進取意味著自強不息,引領我們披荊斬棘,攻堅克難。 組織行為: 咬定目標不放松。 直面競爭,敢于亮劍。 把成績當起點,把困難當階梯。 團隊學習,持續學習。 個人行為: 有夢想,有激情,有干勁。 積跬步,致千里。 將1%的希望變成100%的現實。 反對行為: 缺乏韌勁。 困難面前當逃兵。 怠惰敷衍。 綠色人文 取之有度,用之有節,則常足。 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綠色人文,體現了我們的社會責任。意味著我們關注自然和組織的可持續發展,善待資源,合理運用。 組織行為: 善用有限資源。 讓綠色成為競爭力。 尊重自然,和諧共生。 個人行為: 珍惜資源,哪怕是一張紙。 關愛生命,綠色生活。 熱心公益事業。 反對行為: 鋪張浪費。 殺雞取卵。 貪一寸之功,急一時之利。
禮儀九章 總 則
尊重平等 尊重平等是我們與外界交往的核心原則。 尊重平等的含義是尊重自己,尊重他人,平等相處,一視同仁。要求我們既熱情友好,又不卑不亢。 我們應當尊重世界各地的習俗與禁忌。
真誠寬容 真誠寬容體現出我們的社交風范。 在人際交往中,要真誠待人,理解他人個人行動和自我判斷的自由。真誠寬容要求我們既要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;又要豁達大度,善解人意。
適度適宜 適度適宜要求我們在社會交往中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因人、因事、因時、因地恰當處理。 應用禮儀時要注意把握分寸,大方得體。把握分寸是禮儀實踐的最高技巧。運用禮儀時,做過了或者不到位,都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敬人之意。
自律自省 自律自省要求我們在社會交往中,嚴于律己,遵時守約,遵循規范,不斷提高自身修養。 得體的儀表和舉止源于良好的自我修養。每一位員工在對外交往中都代表著中國建筑,不僅體現著個人的見識和教養,也體現著企業的思維深度與文化厚度。
細 則 協調 1.著裝與場合相協調 辦公場合,莊重典雅;社交場合,時尚個性;休閑場合,舒適自然。 在重要的場合以及國際交往中,要以會議或者活動要求為準,一般女士以裙裝為宜,男士以西裝為主。 2.著裝色彩協調 在國際商務場合,男士著西裝時,鞋、腰帶、公文包以同色為宜,著裝顏色不能超過三種,首選深色。 穿夾克、短袖襯衫時不能打領帶,白襪和尼龍絲襪不能和西裝搭配。 女士商務套裝所搭配的襯衣以純色、淡雅為佳。鞋的顏色最好與手提包一致,與衣服的顏色相協調。 3.飾物佩戴協調 飾物佩戴要符合當地的風俗習慣;身上的飾物應在三種之內,每一種不多于兩件;飾物的質地要相同,與服裝以及其他配飾協調。
有序 1.有序握手 尊者居先。上下級之間,上級伸手后,下級才能接握;長輩與晚輩之間,長輩伸手后,晚輩才能伸手相握;男士和女士之間,女士伸手后,男士才能伸手相握?腿说竭_時,主人先伸手;道別時客人先伸手。 2.有序介紹 尊者居后。為他人介紹時,先介紹職位低者,后介紹職位高者;先介紹晚輩,后介紹長輩;先介紹男士,后介紹女士。 接待客人時,主人先做介紹。接待貴賓時,一般應由東道主一方職務最高者出面做介紹。 自我介紹不能缺少的四要素是單位、部門、職務、姓名。 3.有序乘梯 乘用平面移動式電梯與上下行的滾動式電梯時,要靠右側,避免并排站立。 當陪同客人出入無人管理的升降式電梯時,陪同人員操控穩妥后,請客人先進先出;當陪同客人出入有人管理的升降式電梯時,應請客人先進先出。乘梯時盡量面朝電梯口站在電梯的盡頭和兩側,不要大聲交談和喧嘩。 4.有序引導 客人不認路的情況下,應在客人左前方1米到1.5米處帶路,讓客人靠右側行走;如果所在地區為左側通行,則方向相反,保證客人在里側行走。如果客人熟悉道路,則把選擇前進方向的權利讓給對方。 5.有序就座 請長輩、客人、領導先坐先起。 宴請座次:一般情況下面對正門的位置或距離正門最遠的位置是主位。國際交往規則是右高左低,即主賓坐在主人右側,賓主交叉就座。 在主人或上級宣布散席之后,方能離開。 主席臺座次:前排高于后排,中央高于兩側。在我國政務場合,左側高于右側;國際會議慣例,右側高于左側。 乘車座次:貴賓位置為司機后排的對角線之位,即副駕駛身后的位置。主人開車的時候,貴賓要坐在副駕駛位。
適時 1.外事交往中適時贈送與接受禮品 一般選擇當面贈送禮物,附上祝詞和名片。接受禮品時,要當面拆開并表示感謝。如果拒絕接受,要當即向送禮者說明原因。收到寄來的禮品,應及時回復、致謝。 送給外賓的禮品要注意包裝,體現對等原則。 2.適時接聽和結束通話 接電話時,盡量鈴響不過三聲,首先自報身份,“您好,中國建筑”、“您好,×××(部門)”等;結束通話時,由對方、客戶先行掛機為宜。 3.適時通過面部表情表達情感 在向對方問候、致意、握手、道別時,要注視對方,面帶微笑,大方得體。 交談中,應適時與對方保持目光接觸,不能回避對方目光或左顧右盼。
規范 1. 手機使用規范 在會議中、與別人洽談或用餐時,關掉手機或調到靜音狀態,盡可能避免使用手機。 上述場合,需把手機放在隨身攜帶的公文包、手提袋或衣服口袋里,一般不要拿在手里或放在桌子上。 2.稱呼規范 在正式的官方交往中,稱主要職務;對專家學者或學術方面有造詣的人士,稱學術頭銜;其他場合可以泛尊稱,如先生、夫人、女士等。 3.名片使用規范 接受名片,一般要雙手接過。拿到別人的名片要認真閱覽,妥善收放,切忌忘記帶走。 4.會議規范 遵守會議的著裝、紀律要求。會議期間避免大聲喧嘩、開小會、隨意說笑等行為;手機需關機或靜音,盡量不在會場內接打電話。 提前熟悉會議主題和議程。參會時一定要準時到場并嚴格遵守發言時長規定。
隨俗 1.宴請時隨俗 請客人吃飯要詢問客人的飲食禁忌。注意餐具擺放禁忌,比如不要把茶壺嘴對著別人擺放,不能把筷子隨意十字交叉等。 2.肢體語言隨俗 注意不同國家、民族、地域、宗教獨特的肢體語言,尤其注意頭、手等部位不要冒犯對方的禁忌。 3.交談話題隨俗 交談時尊重個人隱私,視熟悉程度選擇恰當話題,一般回避宗教、收入、年齡等話題。 |